今年以來,為深入實施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不斷優化糧食種植結構,玉屏侗族自治縣及時采購種子免費發放給種植戶,并鼓勵種植戶采取套種和輪種復合種植方式,有力推動該縣糧食安全穩定。
近日,走進該縣新店鎮老寨村壩區,年初種植的蠶豆早已采收,壩區里有的土地正在用耕地機翻耕著為種植大豆做準備、有的土地里一行行長勢正旺的玉米正屹立其中,豐收在望。
“我們基地采取輪種和套種的種植方式,讓土地一年四季不閑置。”貴州普裕禾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管理人員楊茌麟介紹說道。
在栽種玉米的土地里,村民們分工合作忙碌著,有的揮舞著鋤頭起垅,為種植的黃豆做好排水溝。有的推動著種植黃豆的機器,按照“2行玉米+3行大豆”套種著。
“從2月份開始種植蠶豆以來,我們就斷斷續續在這里忙活,不出村也能掙到生活費。”老寨村村民肖必桃一邊與筆者閑聊,手里的活一點也沒落下。
據悉,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是一種新型套種方式,充分發揮邊行效應和大豆固氮養地作用,有利于改善土壤條件、提升土壤地力,實現玉米不減產,增收一茬大豆,達到穩糧增收、提升地力雙重目的。為更好實現糧食穩產增收,今年玉屏將種植5000畝大豆。
“套種的方式,讓土地價值倍增,一畝地可采收玉米2000余斤,采收黃豆1000余斤。”楊茌麟說,我們現在準備種植300畝黃豆,為了節約時間和成本,我們采用的是半機械化的種植方式。